您好,欢迎来到娄底党建网
站内搜索:

当前位置 >> 首页 >> 党员教育 >> 先进典型

宋仁德同志先进事迹

作者: 文章来源: 发布时间: 2012-09-03 字体:【】【】【

  宋仁德,双峰县农业局高级农艺师,湖南省作物学会会员,湖南省种子协会会员。参加工作已35年,一直从事农业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,先后主持完成省、市、县科研项目30余项,有21项获奖,其中省科技成果奖2项、省农业丰收奖6项、市科技成果奖5项、县级科技成果奖10余项。4次被评为双峰县基地专家先进个人,3次获县人民政府嘉奖,2005年被评为双峰县劳动模范,2011年被评为娄底市优秀共产党员。多年来,他为双峰县的粮食增产、优质稻开发和新技术推广作出了积极贡献。 

  一、勤奋钻研,把终身学习作为第一需要。宋仁德高中毕业后参加工作,通过勤奋自学,刻苦钻研,先后获农学专业中专、大专、本科函授文凭。1993年破格评为农艺师职称,2005年又破格晋升为高级农艺师,19977月荣获国家五部委自学成材奖,是娄底市该奖项的唯一获得者。他先后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及大会交流材料80余篇,2次参加国家级学术研讨会。宋仁德对农业非常执着,虽已年近六旬,却从来没有间断过对农业知识的学习积累,自费订阅了10余种农业杂志,坚持学习,撰写笔记,始终走在农业知识更新的前沿。 

  二、爱岗敬业,把服务农民作为第一责任。宋仁德始终把深入群众、服务农民作为第一责任。一是技术推广尽职守。宋仁德每年下乡调查指导在200天左右,下乡授课在30次(堂)以上,培训农民2000人以上。在双峰县电视台《农事指南》节目中,他作为半月谈技术专家,每年主讲授课10期左右。同时,他坚持每年撰写各种技术规范文章20多篇,并为首在双峰县组建了水稻高产创建技术体系,先后攻克了壮秧、施肥、间歇性灌溉等6项技术难题。二是基地建设创示范。近年来,宋仁德同志一直担任优质稻推广、粮食高产创建基地的技术专家,负责基地技术工作。2008年,他负责的梓门桥镇八仙垅1200余亩高档优质稻基地,平均亩产485公斤,成为该年度全省优质稻生产现场会参观样板,使双峰成为全省优质稻开发的一面旗帜、粮食高产创建的典范。2009年,他在梓门桥镇八仙垅指导种植的1200余亩超级稻,由于技术配套到位,产量较高,副省长徐明华及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组织全省300余人亲临现场观摩,基地建设得到了在场领导及专家们的充分肯定。2011年,他在印塘乡白马基地担任高产创建技术专家,该基地再获空前丰收,平均亩产比其它基地高出30多公斤。正如大家所公认的:老宋到哪里,哪里就高产丰收。三是科学研究结硕果。在搞好农业技术推广的同时,宋仁德同志一直坚持水稻育种研究。以他为首研究的高产、高抗新品种娄早籼4在全省推广213.4万亩,总增产稻谷7469万公斤,总增值1.195亿元。2003年,他主持培育的高产、高抗、优质新品种湘峰早1,在全省推广面积145.5万亩,共增产稻谷6547.5万公斤,增收节支6751.2万元。近年来,他又自费承租了3亩水田从事杂交水稻超级稻研究,已取得阶段性成果,明年有望参加湖南省区域试验。 

  三、不断进取,把奉献社会作为第一追求。农业工作最辛苦,经常出入田间地头。作为一名共产党员,面对艰苦的工作环境,宋仁德同志从无怨言,几十年如一日扑在农业科技工作上。特别是近年来,走遍了基地核心示范区32个村,3500多个农户,经常深入田间地头,在示范区巡回指导,忘我地工作着。20087月的一天,因工作时间过长,他昏倒在梓门八仙村新屋组的田中,所幸被农户彭和平、杨镜明及时发现,迅速扶起急送当地医院救治。2009年八月初三,宋仁德的亲哥哥病逝,他因为牵挂着工作,在家仅仅呆了一天,又下了基地。如今,已年过58岁,本可离岗在家休息,但面对双峰县农业局基地建设的艰巨任务,农业技术人员的青黄不接,宋仁德毅然接受局里的邀请,不要额外报酬,在进行技术指导的同时,还做好传帮带工作,确保农业技术后继有人。